酷热的夏日,对放暑假的孩子们来说,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到河边或池塘游泳、戏水,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。但是,青少年溺水的事件却频频发生,家长应该高度重视,做好防范和教育工作。
青少年溺水事故频发
6月2日到9日,不到10天时间,山东德州、潍坊、枣庄、青岛连续发生4起学生溺水事件,造成9人死亡。7月11下午,辽宁台安县西佛镇达连泡村附近辽河段发生一起多人溺水身亡事件。经当地政府部门证实,共有6名学生溺水身亡,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……
在我国儿童死亡原因中,意外死亡约占26%左右,其中,14岁以下的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中,溺水占50%以上。“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……天气逐渐变热,溺水又进入高发季……”不久前,教育部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写过一封信,再三强调加强安全监管、预防溺水。
各地类似的悲剧一年年重复上演,不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伤痛,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。
有水的地方就有危险
暑假是学生溺水高发期,海滩、江河、水库、池塘,这些无人看管的水域成为孩子们的溺水险地。
这些危险水域往往没有警示标牌,有的地方即便有,也没有专人摸排隐患、巡河驻守、劝导宣教,隐患重重。但是,远离上述危险水域还远远不够,有水的地方就有危险。
据统计,六岁以前的儿童溺水事件,大部分都发生在家附近二十米的范围内,包括周围的池塘、水槽以及水容器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,溺水高危场所1岁至4岁儿童主要为脸盆、浴盆/浴缸和室内水缸,5岁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、池塘和水库,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池塘、江河和湖泊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